父亲节,在外地工作的我想起了家乡的父亲,他“要老实做人、老实做事”的叮嘱仿佛又在耳边响起。
忠厚老实的父亲是位中学教师,也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。舌耕几十年,桃李满天下,父亲两袖清风,双肩日月,清贫淡泊。父亲爱学习爱动笔,写文章是他一大爱好。从小到大,在我每晚睡前、清晨醒来,甚至有时半夜醒来,父亲在灯下看书、写字的背影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。青年时期,父亲在当地报刊、杂志发表过的文章多的足以能够整理成册。父亲每日的勤学钻研、笔耕不辍让逐渐懂事的我耳濡目染,我下决心以父亲为榜样,从小学开始发奋读书,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朗读。直到大学毕业,顺利考取公务员,这一路除了自身的勤奋努力,更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。
作为一名教师,父亲教学严谨,作风正派。那时,亲戚朋友为孩子上学、考学等问题上门来找父亲,上门来找父亲办事,父亲从来不收人家带来的水果、烟酒等礼品,母亲收了,父亲都毫不犹豫给退了回去。他总说:“合乎规章制度的事,给别人帮忙是应该的,但也不能拿别人的一分一毫;违反原则的事情,人家送的礼绝对不能收。”父亲被贴上“不懂变通”的标签,但他还是“一意孤行”,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。
父亲身上“老实人”的处事思想一直影响、激励、鞭策着我:要老老实实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
在旁人的眼里,父亲的确是个“老实人”。记得大学毕业那年,我到家乡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,碰到一位与父亲原来的同事韦伯伯,便与其寒暄起来。
“小蓝都大学毕业了呀。马上出来工作了,你可别学你爸啊,他太老实了,只会写个文章,一辈子吃亏,划不来啊!”韦叔叔说话的语气中带着点“惋惜”。
“韦叔,您这话说错了。”我立刻反驳道,“我爸是老实人,清清白白,堂堂正正,两袖清风,他对得起‘党员’这个称号,他不吃亏啊!”
韦叔叔听后笑而不语,尴尬地道了别。是的,在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用父亲的标尺来衡量自己言行,我深知,他身上“老实人”的品格是我永续的精神“财富”。
报考公务员的时候,我没听信“走后门”“拉关系”的传言,而是听从父亲的教诲,扎扎实实看书、认认真真准备,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了自己所心仪的公务员道路,回想起来,这脚步迈的踏实,心里更踏实。
前年离家来到湖北工作时,父亲叮嘱我:“一个人远行到外地,最重要是老实做人,踏实工作。”如今,离家近两年,父亲还是会经常打电话告诫我: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父亲的这些“老调常谈”常伴我左右,时刻激励我,提醒我。在纪检监察宣传岗位上,我将记录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点滴历程,更好地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鼓与呼。(京山县纪委监委 蓝妮)